東灣發展史

收容苦海孤雛 給予學習機會

1957年,香港學生輔助會的創辦人──來自英國的傳教士戴大偉先生(Mr. David Taylor) 在調景嶺開展救濟貧苦 青年的工作。

1965年,大嶼山石壁水塘附近的一處幽谷,成為了一群流離失所兒童的小天地──由調景嶺學生輔助社(亦即 「香港學生輔助會」的前身)所創立的石壁宿舍,在那裡誕生。當年,有幾位同工來到大嶼山旅行,偶然發 現石壁水塘附近有幾座廢置小屋,小屋雖然破落,環境卻幽靜自然。戴大偉先生欲利用這個地方,增設另一 所宿舍,以收容更多有需要的孩子。經過兩年的努力,輔助社終於獲得政府的批准,創辦了石壁宿舍。

早期,石壁宿舍的宿生需要徒步個多小時,往返附近村落的學校上課。由於大部分宿生均失學多時,也缺乏早 期的家庭教育,故此,成績不但落後,也難以遵循普通學校的規範。因此,調景嶺學生輔助社其後在石壁宿舍旁 邊開辦「東灣學校」,方便宿生接受教育。

重視教育與訓輔 轉型群育學校

其後,因學生大多有特殊教育和加強輔導的需要,所以東灣學校在1975年正式註冊為特殊學校,受政府資助, 以獲取更多資源照顧學生。時至今日,這類學校稱為「群育學校」。

八十年代中期,學校開始籌建一座新校舍。承蒙莫羅瑞華慈善基金及白普理慈善信託基金的捐助,學校於1993年 擴建了一座校舍;東灣學校易名為東灣莫羅瑞華學校。

擴建與重置

2001年,學校原先獲「學校改善計劃」撥款,在校園的球場及小農圃上增建兩座新大樓,為學生提供圖書館和電腦室 等設施,提供更全面的學習環境。惟適逢金融風暴及「SARS」事件,屋漏兼逢夜雨,經濟大蕭條,政府要求學校「共渡時艱」, 自此,擴建的計劃被擱置一旁,杳無音訊。

直至2011年,政府主動建議覓地重建,並敲定屯門一隅。三年後落實設計,並於2016年正式提交立法會。當時,社會有部份 聲音擔憂群育學校的學生會影響屯門區內治安,幸得社會人士願意到訪學校,加上傳媒的採訪,使到大眾比原來更認識群育學 生的可愛一面,並且了解到他們的需要。結果轉危為機,計劃獲屯門區議會支持及立法會通過撥款,工程於2019年完成。

多元教育為未來準備

重置後,學校得到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支持,撥款提升多個特別室的裝備,以配合校本「躍動成長計劃」的推行,促進學生於生命教育、體育、藝術、音樂和創意教育各方面的發展。除此以外,學校更與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林瑞芳教授」和「誇啦啦藝術集匯」合作,分別推行「賽馬會『樂天心澄』靜觀校園文化行動」和「賽馬會『群藝群動』計劃」,為本校提供更多元化的課程,以助學生的全人發展。